Day-1
上星期到木造社清理環境,今天終於第一次上課。載了一片2.7cm非洲崖豆(雞翅)大板及四片四分木莢豆大板到工房。楊老師及其女兒要做衣櫥,我也要。師傅幫楊老師開料單,這真不簡單,能開出料單就表示出師一半了。我自己嘗試也開了料單了。開始切料了,發現還不夠,不到一半。
後記:後來又載了二片九分及二片三分雞翅大板,三片四分木莢豆大板,還有四片大美木豆大板。沒想到衣櫥料要這麼多,光料的錢就約三萬大洋。
Day-1
上星期到木造社清理環境,今天終於第一次上課。載了一片2.7cm非洲崖豆(雞翅)大板及四片四分木莢豆大板到工房。楊老師及其女兒要做衣櫥,我也要。師傅幫楊老師開料單,這真不簡單,能開出料單就表示出師一半了。我自己嘗試也開了料單了。開始切料了,發現還不夠,不到一半。
後記:後來又載了二片九分及二片三分雞翅大板,三片四分木莢豆大板,還有四片大美木豆大板。沒想到衣櫥料要這麼多,光料的錢就約三萬大洋。
不管任何生物都有一個名稱,還有其特性的描述。學術界以拉丁文來對物種命名,其第一個字是屬名,第二個字是種名,有時還會有第三個名字,這是命名者的名子。這樣嚴格的命名,才不會一物多名造成溝通上的困擾。物種(species)的清單或認定都是一門專門的學問,不是一般人認為的那麼簡單。就以植物清單(The Plant List)而言,目前總共蒐錄642科( Families)17,020屬(Genera),總共包含:1,064,035項學名植物(i.e. species rank)。
木材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自然資源,不論是生火、煮飯、取暖、造船、家具都少不了它。任何一種木材理應在植物清單裡找得到其學名,然一般人平常根本不會用學名,因此常用的木材,每個國家,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名子,有時,同地方不同行業,也會有不同的名稱。自從有了買賣交易後,這種一物多名的現象,就造成了極多的亂象。一般而言賣家掌握較多的資訊,相對的買家因為資訊不充分,這樣資訊不對稱,最終買家常常吃虧。
上個月寫了一篇 “烏木與條文烏木”,本以為已經夠清楚了,但還有網友不清楚。因此決定再做一些交代。
首先要說明的是,物種(species)的清單或認定都是一門專門的學問,真是不簡單,不是一般人認為的那麼簡單。就以植物清單(The Plant List)而言,目前總共蒐錄642科( Families)17,020屬(Genera),總共包含:1,064,035項學名植物(i.e. species rank)。其中,又分確認、同物異名、未安置、及未判定四種。目前狀況如下:
Status |
根据GB/T 18107-2000《红木》标準識别,柿樹科柿樹屬(Diospyros)之樹種,其中木材结構甚细至细,平均管孔弦向直径不大于150μm;木材含水率12%時氣乾密度大于0.90g/cm3;木材的心材,材色黑或栗褐,或間有浅色条纹者才可稱為紅木,此類之樹種又分為烏木類及條文烏木類:
烏木類:
烏木(D.ebenum)產於斯里蘭卡及印度南部、 厚瓣烏木 (D. crassiflora) 產於熱带西非、 毛药烏木(D.pilosantnera) 產於菲律賓、 蓬賽烏木(D. poncej)產於菲律賓
周六下彰化參加喜宴,回程因為想睡只好下三義交流道。不小心又來到木雕街,順便逛逛。想說家裡筷子多已老舊,竹筷和輕的木筷我又不喜歡,就買一包硬木筷好了。看到的黑色的筷子就寫黑檀筷,偏紫的就寫紫檀筷,還有一些寫著鐵木筷,當然寫著檜木筷的也有。做的人都不知道那到底是甚麼材質了,當然賣的人更不懂了。老婆問了:這有上漆嗎?店員說:有上食用油。我仔細看了一看,應該是有著色,應還有上蠟。每攤都是一個樣,找不到不上蠟的,也沒得挑了。
我喜歡硬重的,就選了一包十雙黑檀筷計一百五。回到家裡放到鍋裡煮約二十分鐘,煮出一鍋褐色水,還有臭味,仔細一看表面還有一層白色物,這應是蠟。刷洗之後,順便做了沉水試驗。糟糕!絕大部分浮水。這是甚麼黑檀啊!跟我預期的差很大。這種便宜貨,應是大陸進口的,應是各式下腳料作的,用的是只要有些黑色紋路的木材,別傻了!人家才不會用比重大於一的條烏或烏木。我用刀削掉表面,內部的確不夠黑。
廣義的紅木也就是中國標準的五屬八類三十三種樹種;而狹義的紅木專指酸枝木,也就是產於:泰國、柬埔寨、越南、寮國、緬甸及印度(排除非洲及南美)的豆科黃檀屬的黑酸枝及紅酸枝類。一般又將紅木分為老紅木及新紅木,這雖是約定俗成,並非學術分類,但卻很實用。所謂的老紅木指顏色較深,心材接近紫紅色的黑酸枝與紅酸枝,其包括:黑酸枝類的刀狀黑黃檀、黑黃檀、闊葉黃檀,及紅酸枝類的交趾黃檀與巴里黃檀。這些老紅木大多在清朝中期至晚期被大量使用。而新紅木是指產於緬甸、泰國、寮國的奧氏黃檀。
交趾黄檀、巴里黄檀、奥氏黄檀與南美的微凹黃檀非常容易混淆,不易鑑別。
交趾黄檀:交趾黄檀颜色较深,黑筋较粗大而且颜色深;巴里黄檀的深色条纹分布均匀细密,比较連續,邊缘清晰;奥氏黄檀的黑筋较少较宽,鸡翅纹比巴里黄檀的寬一点。奥氏黄檀:材色黃紫色、浅红色至深红褐色,常带明显的紫黑色条纹,很像交趾黄檀的“黑筋”,但見具較寬,弦切面有“鸡翅纹”。微凹黄檀:新切面为桔红褐色,带有較濃的酸味。也有黑色条纹,与巴里黄檀的花纹有时相近。微凹黄檀的颜色有偏黄的及偏紅的,巴里黄檀則為红褐色。看横切面,有黄色星点的是微凹黄檀,有網狀花纹的是巴里黄檀。
東非黑黄檀在紅木分類中屬於:黃檀屬黑酸枝類。黑酸枝類共有八種木材,其中最名貴的當屬巴西黑黃檀及盧氏黑黃檀。東非黑黄檀在黑酸枝類中價格可能是最便宜的。最便宜就差嗎?讓我們來仔細探討吧!
東非黑黄檀其拉丁名称:Dalbergia melanoxylon;英文名称:African Blackwood;俗名:非洲黑檀,紫光檀。其材質特性如下。
颜色/外观:心材黑褐,常带黑色条纹。氣味:無特殊氣味。紋理:结构甚细且均勻,纹理直。光澤:含油酯有光澤,尤其是经砂磨和抛光能得到極佳的光泽表面。端面:散孔材,生長輪不明显,管孔在肉眼下可见,弦向直径最大133μm,平均72μm,数量少,極為細緻。加工性能:加工比较困难,对加工工具磨损较大。其乾縮小,體積乾縮約7.6%。木材硬且重:比重排名世界第三;硬度排名第七。
年前上台北,順便到北部高檔木料最大網路商場看看。原木沒有想像的多,場地也不很大,約今日五分之一規模。問了:東非黑黃檀、所羅門黑紫檀、奧氏黃檀、重蟻木、古夷蘇木及Pao Rosa等價格。本來就知道它的價格都很高,也就不以為意。
先說明一下紅木。明清以降,紅木家具分為五屬八類三十三種。扣掉最高檔的降香黃檀(香枝木類)及檀香紫檀(紫檀木類),再扣掉崖豆木類(崖豆屬等)及烏木類、條文烏木類等(柿樹屬),只剩下鼎鼎有名的三大類:黑酸枝、紅酸枝及花梨木類。其中黑酸枝類有八種,紅酸枝類有七種,花梨木類有八種。平均言其價格,黑> 紅>花。紅酸枝類一般又世俗分為:紅酸枝、花酸枝及白酸枝。當然價格是紅酸枝>花酸枝>白酸枝。紅酸枝有:交趾黃檀及微凹黃檀;花酸枝有巴里黃檀;白酸枝有奧氏黃檀。市場上一般較高檔木材會以秤重賣,次高檔才以材積賣,當然也可能有例外。紅酸枝價格每噸可達七十萬,花酸枝可達三十萬,白酸枝可達十二萬。花梨木現在最普遍有鳥足紫檀及大果紫檀,原木每英才現約三百元。而印度紫檀(Narra)屬後段班,應還落在一百多元價位。
在網路上遛久了總會認識各式各樣的網友,郁見莊(FLY)是個業餘的製筆好手,想說就買個幾隻吧,交關交關,也有鼓勵之意。三隻木筆今天寄到了:鳥足紫檀看起來紋路色澤都很棒,筆型也好,可惜有小裂痕;東非黑黃檀的確很黑也有光澤,我就喜歡黑部巄東的東西;巴里黃檀紋路較大,色澤很好,可惜配合的筆型不太搭。聽說五金部分就要幾百元(台灣貨),遠比木材部分貴,看起來也不好賺喔。
趁到中央參加光電年會之便,順便去找老李。又到今日製材找木頭,本來想買寮檜當肚板用。今日的寮檜已存放室外十多年,爛裂算不輕,但每才約80實在便宜。最後還是選高董介紹的大美木豆,其賣相很好,價格真是便宜,長240cm直徑82cm。這種木材當肚板更佳,價格只比寮檜貴一點點,立刻就剖了十多片三分板及三片五分板,其餘的先留下以後再剖。
跟天鴻買的黑檀茶盤兩星期前到貨,共有大小茶盤七個極五組六君子套件,最大的約三十餘公斤,小的約十公斤。木工朋友當天就買了一個大片及一組茶具。禮拜一許老師也訂了一個中型盤;張老師要一個大盤和一組茶具。大家很有興趣,可以再買一些進來。
木工課工坊在雞油禿很偏僻的地方。師父呂先生自身在鐵道路有木工場。第一天上午教各種機器操作,下午則搬出一堆廢料,開始用無軌道剖台備料。原來第一件作品:拉筋凳,就是要用這些廢料備出原料。回家想想,自己可用木莢豆和崖豆木來做。屋主劉先生有一間六十多坪老屋正在自立翻修,真棒。
羅師母想要一根綠檀龍柱,我想要車綠檀香瓶,今天帶師母到郭小姐處買綠檀原木。挑到一根L=345cm D=47cm W=521kg 阿根廷維臘木,可惜中段以後就變扁還有枝枒。師母取前段,我取中段後段。先在彭先生處將中斷切成三段並修邊,又取一截28cm作三個瓶蓋料,耗時3.5小時。再到張先生處車聚寶盆,上平光漆,說1.5月才會好,很貴很慢。
為了趕在過年前將書桌送給麗秋,今天上山做桌子。設備不足,要是有個鋸台,就不必花那麼多時間在裁切上,只有一把手提圓鋸要裁切出大小一致且平直的板材真是困難。這張桌子總共約花了三天半,若有鉅台應該兩天就能好。早期買的雲杉原木,不是甚麼好木頭,但也懶得用雙劑漆,最後決定用德國進口植物油臘漆。將來若是髒了且有凹痕,再打磨一次就好了。看了很久,也寫說沒毒,就直接用手拿布上油。約一小時後在備木梳料時發現拇指會麻,當時還以為太用力,後來才知道是手沾蠟漆的原因,還是要小心喔。麗秋收到禮物非常高興。雖然是第一次作品,但比起我家買的幾張書桌,不管是材質或做工都有過之而無不及。下次就要做硬木的家具了。
早上李兄告知黑柿木已到,下午到今日,高老闆留給我一支最大的,長約三米直徑約六十公分,近千公斤。每噸十幾萬,心想總價約超過十萬。最近花太兇了,想想玩玩而已實在買不起。老闆又幫我挑一支長約三米直徑約二十到三十公分,無皮無邊材,近二百公斤,這也可以做一張大餐桌了。又挑了一段非洲崖豆木,老闆特許讓我裁切長原木一段,長二米二,直徑約79公分。
去年年底開始對原木感興趣,第一個要感謝熊爺,它讓我一個門外漢跟去學習。再來要感謝高大哥老闆,我挑的原木奇差無比,之後他挑給我的每支都物超所值。最要感謝的是想做而已,雖然早就拜讀了他的文章,但認識卻是在不友善的場合(是我不友善),當時我是去要求他不要抽菸的。這幾個月來每天都要讀他的文章。因為自己功力不足,有些文章是讀了數變才有感覺。在他的指導下,幾個月來功力大有長進。
想做而已---原木界的奇人:木材上千種,沒有人能夠樣樣都懂,但想做而已強調要用學名。短短幾年,他已經是原木界懂得最多木材之一人。使用學名是原木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,任何行業要進步、要有國際競爭力、要公平交易都應使用學名。
想做而已---木工界的鬼才:他強調用電動工具、強調精密度。要有高效率一定要大量使用電動工具,除非是特殊的藝品,不可執著於傳統的手工。精密度更是傳統家具的致命傷。